“黄连产业图谱涵盖了从黄连的种植、加工到以黄连为原料的饮片、中成药、中兽药、大健康产品等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以及相关技术服务、质量检测、物流运输等一系列经济活动所构成的完整产业链。”在重庆黄连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重庆市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、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院长彭锐发布黄连产业图谱,为黄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晰的路径指引。

彭锐介绍,在种植端,重庆已构建起坚实的产业基础。重庆石柱县已建成全国黄连种质资源圃,收集并保存黄连种质资源62份。当前,依托巴山渝水独特的自然条件,重庆当前已引进和培育重庆旺隆黄连科技有限公司、重庆泰尔森制药有限公司、重庆中村农产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10家,发展专业合作社25家、规模种植户320余户,推广黄连规范化生态种植模式,成功打造了“中国优质中药材黄连示范基地”。当前重庆黄连在地面积近10万亩,产量约占全国总需求量的60%;中国黄连交易市场(石柱县黄水镇)年交易量超过3000吨,占全国交易量的90%,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,已成为全国黄连交易的“风向标”和最大“集散地”。

在产品端,黄连的产业价值已深度渗透至多元领域。其中,中成药是黄连最主要的应用场景,用量约占其总用量的65%-75%,头部企业重点生产一清颗粒/胶囊、坤泰胶囊、荜铃胃痛颗粒等经典成药;中兽药领域用量约占1%-5%,主要产品包括黄连解毒散、清瘟败毒散、四黄止痢颗粒等,具有抗菌消炎、清热解毒等功效;大健康领域用量约占5%-10%,已延伸开发出洗液、牙膏、化妆品等日化产品,进一步拓展了黄连的民用价值边界。

在黄连产业创新领域,重庆市已形成显著优势——在黄连相关专利授权、行业标准制定等领域成果突出。

彭锐表示,目前黄连产区在新品种选育、无菌苗培育、制种及标准化基地建设等领域亟待加强;黄连的应用高度集中于少数传统中成药,其产业价值尚未充分释放;黄连产业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略显不足。“未来,应重点向新型中药饮片、高附加值活性成分、新食品原料及经典名方制剂等领域拓展,同时加速基于人用经验的院内制剂转化、大品种二次开发与新兽药研制,全面挖掘黄连的巨大潜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