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千年岐黄之术邂逅市井烟火,中医药文化正以青春姿态走进百姓生活。日前,重庆市黔江区卫生健康委联合黔江区中医院,在三岔河畔创新打造“中医药文化夜市”,将“百市千县”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与端午民俗深度融合。活动两天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。年轻人直呼:“老祖宗的养生智慧,真香!”生动演绎了中医药在传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惠民的时代课题。

夜市现场,传统中医诊疗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璀璨火花。AI中医四诊仪前排起长队,通过舌象脉象采集、体质辨识算法,3分钟生成个性化健康报告。“系统提示我湿热体质,医师建议夏季多饮三豆汤。”00后大学生王茜的体验,折射出年轻群体对智慧中医的认可。数据显示,活动期间中医适宜技术体验转化后续诊疗预约量达300余人次。
夜幕下三岔河畔变身中医药文化主题乐园。200余条取材于《本草纲目》的灯谜引发全民竞猜,“假期休闲——打一中药”的谜面被10岁小学生秒答“当归”,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润物无声;汉服志愿者讲解投壶与中医“治未病”的渊源,年轻人在游戏互动中拍摄短视频,相关话题网络点击量突破10万次。
“孩子回家就翻《中医药绘本》,立志要当中医!”市民周女士的感慨,印证了此次活动“润民”更“润心”的深层价值。活动现场设置名医义诊区、中药鉴别台等惠民服务点,发放《家庭中医保健手册》1200余册,纠正群众用药误区37例。
黔江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,此次夜市是落实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》的基层创新,未来将推动中医药文化市集常态化、特色化发展,打造“可感知、可参与、可持续”的中医药惠民模式。
夜幕渐深,药香与欢笑仍在黔江街头流淌,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,正为健康中国建设写下生动注脚。从中医“铁粉”到潮流青年,从垂髫孩童到白发老者,黔江区用市集“小切口”做好中医药文化“大文章”。这种将专业医疗资源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共文化产品、把健康促进融入城市生活场景的创新实践,为基层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范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