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生生之道——中医药非遗主题展”健康生活主题活动在京举行
发布时间:
2025-06-15 10:15:47
浏览次数:

铛铛铛!刚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,似乎听到了捣药的声音。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姑娘在做非遗香囊,制作香囊其中一个步骤就是要将选择的药材捣碎。“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香囊,想自己制作看看,感觉很有意思!同时,我也了解了这些中药材的知识。”游客方女士说。

6月14日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人流如织,馆内竟然还排起了长队。原来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来做健康咨询,游客们前来体验中医的“望闻问切”以及特色疗法耳穴压丸。这一天,恰逢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, “生生之道——中医药非遗主题展”健康生活主题活动在京举行。此次活动内容包括健康咨询、传统手工艺体验等,为期3天,通过多元化的互动体验形式,让公众在体验中感受了解非遗魅力,在实践中传承、弘扬中医药文化。

作为东城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诊区试点建设单位,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这次受邀参展。谈及参展的目的,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副主任郑昭瀛表示:“我们想让大家了解,中医药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,而是活在当下的健康智慧!在本次活动中,我们希望把《黄帝内经》的阴阳五行理论、名家调养技法这些传统智慧,变成老百姓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文化体验和服务。”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会长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出诊专家曹洪欣教授作为“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”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医药非遗保护工作的领军人,始终强调“要让中医药非遗从古籍中活起来,服务当代健康”。
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扎染也吸引了游客的注意。板蓝根扎染是将传统中医药材与民间手工艺相结合,既展示了中医药的药用价值,又体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。李女士对扎染十分感兴趣,心灵手巧的她做了几块扎染手绢,还做了一条扎染围巾,引来参观的朋友频频点赞。

本次活动由国家中医药博物馆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主办。